二氯磷酸酯是一种有机物,为无色液体,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,亦可用作二甲亚砜氧化反应的脱水剂,也用作亚磺酸与乙醇、氨、三醇等的偶联剂。用作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合成专用催化剂。
二氯磷酸酯可燃,具强腐蚀性、强刺激性,可致人体灼伤。 当吸入、摄入或经皮肤吸收二氯磷酸酯后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。对眼睛、皮肤、粘膜和上呼吸道都有非常强烈的刺激作用。二氯磷酸酯吸入后可引起喉、支气管的痉挛、水肿,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。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、咳嗽、喘息、气短、头痛、恶心和呕吐。 当不注意接触到的时候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皮肤接触: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。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。食入:饮足量温水,催吐。在进行紧急处理后第一时间要就医。
二氯磷酸酯受热发生分解释出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气体。遇水或潮湿空气分解出有腐蚀性和刺激性的气体。必须储存在阴凉、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库房。远离火种、热源,密封包装,不能受潮,必须与氧化剂、碱类分开存放,不能在一个仓库储存,仓库需配备消防器材和泄漏应急处理设备,平时要注意密闭操作,局部排风,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(全面罩),穿橡胶耐酸碱服,戴橡胶耐酸碱手套。工作场所严禁吸烟。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。避免产生烟雾。防止烟雾和蒸气释放到工作场所空气中。避免与氧化剂、碱类接触。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。
如果不小心二氯磷酸酯泄露时,操纵人员需要迅速撤离,切断电源,佩戴防毒面具,穿上防护服,尽可能的切断泄露源,防止进入地下水等场所,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,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 。